<var id="cft7i"><sub id="cft7i"></sub></var>

    <rp id="cft7i"></rp>

    <s id="cft7i"></s>

  1. <rp id="cft7i"></rp>

  2.  
     
    首页 公司概况 产品与服务 采购招标 综合新闻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企业文化 > 文化生活 > 内容阅读

    红卫坝感怀

    作者:谢忠良 来源: 涟钢报  时间: 2022年04月27日

     

      近些年,红卫坝已成为了钢城摄影圈子里的网红打卡地。

      一个春日的下午,我带着相机直奔红卫坝而去,很快便登上了红卫坝旁边的廻龙山。站在廻龙山上,红卫坝松江河畔的景色尽收眼底。望着眼前这片旖旎风光,引发了我对红卫坝过去的记忆。“红卫坝”,是一个颇有时代色彩的名字。湘江支流涟水流经娄星区石井镇的河段被称为松江河,红卫坝就建在松江河下游,廻龙山和石山寨两山之间。红卫水电站项目始建于七十年代初,建成于七十年代末,历时近十年。当时建设施工热火朝天,记得“战天斗地”掀起高潮的时候,我正在石井中学读高中。老师还命题,让我们记叙和歌颂当时的建设场面和建设者意气风发的干劲和热情。那时的工程建设全靠人力手抬肩扛,人海大战,非常艰苦。红卫坝和水电站建成投产,已经到了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山乡,但“红卫坝”这个打上时代烙印的名字还是保持和延续了下来。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于1979年考进了高校,而我很多同学则被选进了红卫电站,光荣地当上公社的电工。大学毕业后,我又回到了娄底,先是在涟钢中学教书。大约是1984年,我带领高三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野外游学考察活动,来到了红卫坝,请我在电站工作的同学给学生们讲解了水电作为能源的特点以及水力发电原理,对水电站和大坝进行了实地参观。后来也多次到过红卫坝,对红卫坝的变化都看在眼里。

      其实红卫坝附近的风光一直都不错,两山之间,大坝横亘,拦截出一湾湖泊,造就了成为美景的基础条件。八十年代,涟钢的一位摄影爱好者,在红卫坝拍了幅《红卫坝的水田》的作品,发表在《大众摄影》杂志上。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农村已经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的激发,松江河两岸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全部成了水稻田。早春时节,人们早早地把田地耕耙好,放满水,准备插秧。当夕阳西下的时候,站到红卫大坝上,放眼松江河畔,一丘丘、一块块待插的水田有如一面面明镜,倒映着夕阳和晚霞,而松江河就象是一条彩带,飘绕在广阔的田野里,景色令人陶醉。

      只是,那时是看不到如今这么多浓郁的绿色。田野里几乎见不到一棵树木,就连山上的树木也不多,河里的水也没有现在这么清澈碧绿,大多时候都是浑黄的。那时的人们,几乎没有环保的意识,更没有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增强。近年来,石井人民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涟水河穿境而过的宝贵资源,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将松江河两岸打造成为集“休闲旅游、农村新貌、河道治理”于一体的示范性风光带,充分展示青山绿水美景,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如今的松江两岸,不再是单一的种植水稻,有的建成了水果花木基地,有的地方种植了油菜、莲藕;河岸边树影婆娑,绿荫浓郁;附近山峦,树木苍翠,郁郁葱葱。河畔民居更是旧貌变新颜,昔日低矮的土砖房已经难以见到,风格各异、新颖别致的屋宇星罗棋布;松江河左岸,即是廻龙山一侧,沿河而上是宽敞平坦的柏油公路。上游不远处的松江大桥跨江横卧,河中的沙洲上,树木繁茂,点缀了松江河的风景。大坝之上增修了漂亮大气的红顶廓桥,大坝附近的松江村头建成了园林式的休闲娱乐健身广场。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百鹭翔飞,如画的风光,让游人纷至沓来,富足的生活,使村民幸福满满。

      “呱”!一声浑厚而高吭的白鹭的鸣叫,拉回了我沉浸于怀旧追忆之中的思绪。我不停地按动快门,要把这一切的美好摄入镜头,记录下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成果。也许,我记录的这一切,多少年后又将成为人们回想追忆的素材和引线。

    销售电话:0738-8663394 销售传真:0738-8660591
    版权所有(C)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湘ICP备07005942号-1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059号
    友情链接:湖南钢铁集团 荷钢网 湘钢 衡管
    中国钢协
    九州手机ju111net登录入口-九州手机备用登录入口